博客年龄:18年2个月
访问:?
文章:451篇

个人描述

海峡西岸的客家人--图文原创,转载联系-- 微信: 167766666

闽西老家武平的建筑 品客家风情

2009-09-04 14:16 阅读(?)评论(0)
  
 


县级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大禾邓坑桥(属于客家屋桥 屋桥又称阴桥,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。屋桥在桥面上架廊屋后可以供行人遮阳避雨,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木结构不受损坏。)(05年7月)



拍摄于湘店乡湘洋村(05年7月)



在武平随处可见的土墙+瓦的房子。小时候下雨天不方便去挑水,就把桶放在门口接沿着瓦流下来的雨水,绝对天然!


水乡式民居(拍摄于湘店乡湘湖村刘家祠门口 据说是清朝就有这些建筑 05年7月)



  客家家族向来以“耕读”传家著称,其尊师重教之风,历代不衰。“石旗杆”乃表彰功名的一种标志性建筑,多立于家族祠堂前面,以激励后代,读书致士。图为象洞乡洋贝村练家祠前的“石旗杆”,建于清乾隆年间,高9.5至10米不等。《武平县志》载:“洋贝练氏,功名兴盛。”可见不虚。



  2005年7月26日,武平视窗工作人员在象洞乡收集资料的时候,在象洞的横岗村发现了一座形制完备,历经百年沧桑的方土楼。
  据了解,这座方土楼被当地人称为“土楼子”,由冯何钟三姓族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兴建,至清宣统二年(1910年)建成。
  该土楼为方形土楼,高三层,悬山顶,穿斗式构架,边径38.72米,每边左耦建有边径2.3米X3.5米的炮楼,占地面积1532平方米。 “土楼子”高约20米,布有72个房间,外墙厚0.59米,有40多个炮眼,由南间正中面砌拱形大门出入,“军事色彩”极浓。 据当地的老人说,此楼全盛的时候有18户,200多人居住。
  据县博物馆人员分析,武平生土结构建筑,所在多有,而如此具有明显“军事色彩”的方土楼较为罕见。象洞方土楼的发现,对于武平客家民居的研究,有一定的价值。
  可惜的是,就在记者发稿的前几天,因为年老失修的原因,方土楼被拆掉了。



岩前老街





特色民居(拍摄于岩前镇将军村 05年7月)



  记者在岩前镇大布村林屋自然村就发现了一座神奇的客家土围楼,历经了300多年的风风雨雨,其宏伟、壮观的建筑风貌依然清晰可见。
  林屋土围楼地处岩前镇大布村,与广东交界,距镇政府所在地仅1公里,离县城42公里,远远望去,呈扇形半圆状分布,以当地林家祠堂为中心,以扇形向外扩散,里外共四层。与祠堂前面的围墙合拢,正好围成一个圆圈。



  奇特的外形和巧妙的结构让人叹为观止,走进围屋,更让人感受到它的奇特。在当地土楼居民的带领下,记者沿着宽3米左右的过道前行,穿堂过巷,映入眼帘的是建筑的古朴、厚实与结构的巧妙,其中通道四通八达,如同迷宫;建筑用料古朴纯真、简易耐用。围楼全部为土木结构,大约有200个房间,居民有20多户100多人。与一般的民房相比,相对独立的每一圈围屋都是连片而立,集中了战时御敌、日常生产生活和消防等多种功能。据当地居民介绍,为表示对祖先的敬仰,每一圈围屋都不超过两层,第一层为2.2米,第二层为2.4米,沿坡建房,随着地势,上一间房比下一间房都是高2寸。
  据当地林氏族谱--《济南堂大布林氏世系传谱》记载,林氏祠堂"为土木结构,约建造于公元1700年前后……祠堂门前有宽广的石灰坪,一口大池塘,其半弧筑有围墙……"作为中国五大民居建筑之一,记者眼前的这座围龙屋可称得上是客家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,300多年来,居民相安无事,不吵不闹;围龙屋几经风雨,依然显示出其宏伟的建筑风貌。


中赤桥


  相公塔位于武平县中山镇新城,它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,重建于明嘉靖三十年(1551年),塔高14.7米。该塔分为七层,每层呈八角形,一至五层,每层四周开有互为对称的门孔,六、七层内实行封顶,葫芦形顶尚很清晰。




中山镇十八将军故居


平安桥

以上文字和图片均来自武平视窗 WWW.WPREN.COM 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